《外交》季刊
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 共同谱写合作共赢新篇章
桂从友 外交部欧亚司司长
回首2016年,国际格局加速调整变化,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外交顺应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大势,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以更加坚定、自信和稳健的姿态应对一系列风险与挑战,开创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的新局面。
俄罗斯是最早、也是迄今唯一与我建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大国。在双方领导人的亲自关注和大力推动下,中俄关系在2016年保持高水平发展,取得一批令人瞩目的重要合作成果。双方隆重庆祝《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和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周年。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5次会晤,发表3份重量级联合声明,就双边关系下阶段发展和重点合作领域、共同维护全球战略稳定、促进网络信息安全等达成重要共识。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人文交流红红火火。双方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保持密切沟通协调,携手捍卫国际法权威,推动热点问题政治解决进程。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成为维护国际和平稳定的一块压舱石。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俄关系的发展成果并非一时一日之功。在过去三、四百年间,特别是近1个世纪以来的交往中,两国关系走过了不平坦的历程。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后期,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中国人民一道,消灭了日本关东军主力军,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灭亡。两国人民在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战斗中,用鲜血凝成了深厚的友谊。中国人民也永远记得苏联人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所作的重要贡献。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苏联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大量无私援助,特别是帮助中国建设了156个工业项目,为新中国奠定了工业基础。后来随着双方交往中出现一些复杂情况和问题,中苏两国、两党关系恶化,以致形成了30年冷战对抗局面。冷战结束后,中俄两国领导人深刻总结中苏关系发展的经验教训,从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势出发,高瞻远瞩,摒弃冷战思维,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并推动中俄关系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1992年双方相互视为友好国家,1996年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11年建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就任国家主席4天后,应普京总统盛情邀请,把友好邻邦和战略协作伙伴俄罗斯作为第一个出访的国家,足见中方对发展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2014年2月,习近平主席又应普京总统邀请,专程赴索契出席冬奥会开幕式,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出席国际奥运会,也是习近平主席连续两年将俄罗斯作为年度首访国。2014年5月,普京总统应习近平主席邀请访华,两国元首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新阶段。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高水平发展的主要标志是:
——双方政治和战略互信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两国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成为连接两国人民友谊的纽带。《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世代友好的和平理念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两国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双边关系中不存在任何政治敏感问题。中俄互为最可信赖的战略伙伴和好朋友。
——两国高层交往和各领域合作机制健全并不断完善。双方建立了元首年度互访、总理年度定期会晤、立法机关年度交往机制,成立了投资、能源、人文、经贸、军技、安全、地方等涵盖各领域的副总理级合作委员会,各部门间交往与磋商机制完备。双方还成立了统筹协调民间交往的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因应双边关系发展需要改组建立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贝加尔地区政府间委员会、中国长江中上游地区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地方合作理事会。两国政府多数主管部门之间也建立了密切的磋商交流机制。中俄关系发展具有牢固的机制保障。
——两国积极对接各自发展战略。两国元首达成中俄发展战略对接和“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重要共识,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能源、投资、高科技、金融、基础设施、农业等各领域合作发展迅速,现代化和科技创新含量不断提升。田湾核电站成为中俄核能合作的典范项目,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在建设,联合研制远程宽体客机和重型直升机有利于提升两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小企业合作、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合作后来居上。蓬勃发展的各领域合作为中俄关系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两国关系的社会民意基础日益巩固。双方成功举办国家年、语言年、青年友好交流年、旅游年、媒体交流年等国家级大型人文主题年活动。两国人员往来每年超过300万人次,中国赴俄游客数量超百万,连续多年保持俄最大外国游客客源国地位。双方互设文化中心,成立联合大学,两国留学生交流规模达7万余人。两国民众对对方国家的语言、文化越来越感兴趣,相互了解与友谊与日俱增。发展中俄友好合作关系成为两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和愿望。
——两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开展密切战略协作。中俄同为世界主要大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新兴市场国家,都主张坚决捍卫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倡导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双方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亚信等国际多边框架内密切协调配合,共同倡导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和中俄印等多边机制并努力推动其发展,全力维护中亚、东北亚等共同周边的和平稳定。中俄都主张,对话协商是化解分歧的有效方式,政治谈判是解决争端和冲突的唯一途径。双方联合推动伊朗核问题妥善解决,积极推动朝核、叙利亚等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
——两国合力应对全球安全威胁和挑战。中俄都认为,一国的安全不能建立在损害别国安全的基础上,应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安全。中俄坚决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绝不允许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复活,坚决反对单方面发展并在世界各地部署战略反导系统。面对日益严峻的分裂主义、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中俄主张反恐要标本兼治,加强协调,建立全球反恐统一战线。
苏联解体后的20多年来,中俄关系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高水平健康稳定发展并取得丰硕成果,首先得益于双方着眼两国共同利益和世界和平发展大势,创造性地选择了最适合两国关系发展的道路——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基础上,发展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共同边界长达4300多公里。邻不宁则家难安。双方相互关系如何,对两国各自国家安全和发展环境具有关键影响。历史一再证明,对于中俄这两个搬不走的邻居,无论结盟还是对抗,都不是两国相处的最佳模式,无法实现长久和平安宁。坚持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建立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最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中俄都是新兴市场国家,都处于发展振兴的关键阶段,拥有相似的发展目标,在地缘、人才、市场、资源、技术等方面有较强的互补性。两国在良好政治关系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各领域全方位合作,既是互通有无,又是强强联合,能够助力彼此发展振兴,实现互利共赢。
中俄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稳定方面拥有广泛共同利益,肩负重任。双方有责任、有义务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全面战略协作,共同推动多边主义进程,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是两个大国应有的担当和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
中俄关系20多年来健康稳定发展,还得益于双方始终秉持一系列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创新精神、原则和理念。这些精神、原则和理念不仅成为指导中俄关系长远发展的领航标,也为大国、邻国间和谐相处,为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有益模式和实践。
一是结束过去,开辟未来。1989年,邓小平同志和时任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达成“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重要共识。结束过去不意味着忘记历史,而是全面汲取经验,深刻总结教训,不走回头路,不重蹈覆辙,着眼开辟两国关系发展的新未来。这展现了两国领导人的政治智慧和远见,成为中苏关系正常化和以后中俄关系顺利发展的指针。
二是相互尊重,平等互信。相互尊重是国与国打交道的前提,主权平等是数百年来国与国规范彼此关系最重要的准则。中苏关系在50年代后期恶化,根本原因也是背离了平等原则。冷战结束后,中俄关系实现了平等,双方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基于高度互信和共同利益开展平等合作,都不做强加于对方的事,都尊重对方国家和人民的自主选择,时时、事事、处处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三是相互支持,合作共赢。中俄达成“四个相互坚定支持”的共识,坚定支持对方维护本国核心利益的努力,坚定支持对方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定支持对方发展振兴,坚定支持对方把自己的事办好。双方都主张以邻为伴、与邻为善,都视对方的发展为本国发展的机遇,真诚希望对方国家发展得更好、人民生活得更好。双方都视对方为主要合作伙伴,发展合作着眼长远,倡导共赢共享,不谋求单赢,不做一锤子买卖,更不做损害对方利益的事。同时,中俄关系和双方合作不是排他、封闭的,具有广泛的开放和包容性,双方都愿意共同与其他方开展合作,与此同时,中俄合作基于两国自身的内在需要,基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影响,因为任何针对第三方或受制于第三方的合作都是不稳定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四是互学互鉴,友好协商。中俄作为有着不同历史、传统和文化的两个大国,合作领域广泛,人员交往频繁,在具体合作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双方都能从两国关系发展大局和两国人民友好感情出发,本着互学互鉴、友好协商、相互照顾和考虑彼此关切的原则妥善处理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寻求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同时,双方重视从实践中汲取经验教训,采取预防性措施,防患于未然,并积极寻求建立避免和及时有效化解具体合作领域分歧的长效机制,这是两国关系成熟的一个重要体现。
步入2017年,世界经济低迷形势未减,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暗流涌动,国际政治格局也面临一系列不确定和复杂因素。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从两国关系长远发展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出发,达成中俄关系“三个不变”的重要共识:无论国际和地区形势怎么变,双方坚持巩固和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方针不会变,致力实现两国共同发展振兴的目标不会变,携手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和世界和平稳定的决心不会变。这“三个不变”的重要共识充分表明了中俄持续深化彼此关系与合作、共同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坚定目标和决心,战略引领两国关系未来发展方向。新形势下,两国原有的全方位合作格局要长期坚持,合作领域需乘势深化,战略协作的维度和深度应进一步拓展。中俄关系唯有越来越好,越来越实,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
——要持续深化政治和战略互信。中俄关系达到今天的高水平,是双方几代人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对两国、对世界都极其重要和珍贵。牢固的相互信任、坚定的相互支持是双边关系的重要基石。但互信绝非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在两国关系发展的全过程中与时俱进地不断培育、积累和增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予以关注。双方将充分利用两国领导人交往机制和完备的合作平台,就两国大政方针、内外政策、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坦诚深入沟通交流,加大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的相互支持力度,增信释疑,确保从战略、全局和长远角度审视和发展中俄关系,确保任何情况下始终牢牢把握住中俄关系向前发展的战略方向,防止有人离间干扰中俄关系。
——要下大力气推进经济利益交融。双方将继续围绕两国元首达成的两国发展战略对接和“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共识,创新合作思路和模式,全面深化经贸、投资、能源、地方、高科技等各领域合作,推动商品贸易向联合研制、联合生产、联合运用转变,推动战略性大项目合作取得更多实际成果。将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农业合作作为今后两国发展合作的潜力股精心培育,激发市场活力和潜力,营造新的合作增长点。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各部门将更加注重从战略和大处着眼,积极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本着开拓创新精神,为两国企业合作提供政策性支持和服务。双方还将进一步理顺人员往来方面的问题,方便人员合法、有序往来,为扩大务实合作发展创造便利条件。相信中俄利益交融将进一步深化,两国关系的物质纽带将进一步加固。同时,中俄两国的全方位互利合作也必将进一步带动整个欧亚大陆乃至更广范围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有力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各方普惠和共赢。
——要进一步筑牢民心工程。人民之间的感情培养不是朝夕之功,需要通过双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长期工作才能更加显现效果。今年正值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成立20周年,双方将更多发挥其作为中俄民间交往主渠道的作用,广泛调动民间力量参与中俄经贸、人文、地方等各领域合作,以点带面,在两国社会各界大力弘扬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精神,进一步巩固中俄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双方将继续大力推动两国青少年增进相互了解,不断扩大相互留学规模,让中俄友好的接力棒代代相传。双方将继续办好中俄媒体交流年,推动两国媒体积极宣传报道两国关系和各自发展成就,打破西方对国际舆论的把持,塑造对中俄两国公正的国际舆论环境。
——要携手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新年伊始,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全面、深刻、系统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进程。中俄构建新型国家关系的成功实践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一脉相承,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益探索。双方有责任、有义务继续深化全面战略协作,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推动对话协商和政治解决,在经济合作中推动合作共赢,不断强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的示范作用,与各方一道,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2017年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一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十三五”规划将全面深入推进。2017年也将是世界人民为克服困难和挑战、追求和平与发展不懈奋斗的一年。中国古诗云,“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俄罗斯谚语道,“大船必能远航”。中俄作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和世界大国,将继续扬起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帆,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不断深化全面战略协作,坚定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多边主义的维护者,推动两国关系继往开来,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谱写友谊与合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