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季刊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张宇燕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教授

                                      徐秀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在宏观政策收紧、疫情形势延宕反复、地缘政治冲突升级、重大气候灾害频发等短期因素的冲击下,发达国家物价持续大幅上涨、大国博弈加剧、金融市场动荡加大、美元指数急速攀升和大宗商品价格巨涨落等相互交织,2022年世界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展望未来,抑制通胀与实现软着陆、美欧宏观政策转向的溢出效应、大规模国际制裁及其影响、区域经贸科技机制政治化、全球粮食危机等方面的态势和趋势值得关注。鉴于目前世界经济发展呈现的种种迹象并考虑各种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2023年世界经济复苏将面临更大压力,经济增速进一步降至2.5%以下的可能性较大。

一、2022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

一般来说,展现世界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包括增长、就业、物价、债务、资本市场、利率、汇率、贸易、投资和大宗商品共十个方面。

一是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受疫情形势延宕反复和地缘政治冲突升级等超预期因素影响,世界经济的下行压力逐步加大,国际机构频频下调增长预期。2022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2022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2%,较2021年下降2.8个百分点。世界银行、经合组织(OECD)等国际机构也在过去一年中多次下调2022年世界经济增速的预测值。根据IMF估计,2022年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为2.4%,较2021年下降2.8个百分点;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速为3.7%,较2021年下降2.9个百分点。我们预计,2022年世界经济增速的最终核算值可能会低于3.2%,甚至不排除进一步下调至3%以下的可能性。

二是就业总体有所改善。2022年全球就业市场保持向好复苏态势,总体失业率有所下降。20221月,国际劳工组织(ILO)报告预计,2022年全球失业率为5.9%,较2021年下降0.3个百分点,但仍较疫情前的2019年高0.5个百分点。高收入国家就业水平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预计2022年失业率为4.9%,较2021年下降0.7个百分点,较2019年高0.1个百分点。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20229月美国经季调后的失业率为3.5%,回到50多年来的低位水平。但是,低收入国家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预计2022年失业率为6.0%,较2021年升高0.1个百分点,较2019年高1.1个百分点。20228月,国际劳工组织报告预计,2022年全球青年(1524岁)失业率为14.9%,较2021年下降0.7个百分点,但较2019年高1.4个百分点。

三是物价屡创新高。受新冠肺炎疫情与乌克兰危机等因素的冲击,全球通胀水平持续攀升。根据IMF估计,2022年全球全年平均通胀率为8.8%,较2021年上涨4.0个百分点,创1996年以来最高水平。IMF估计2022年发达经济体的通胀率为7.2%,较2021年上涨4.1个百分点,创1983年以来最高水平。尽管年末物价有所下降,但仍处较高水平。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12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回落至6.5%,但涨幅仍远高于疫情前水平。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12月欧元区调和CPI同比上涨仍高达9.2%。日本总务省数据显示, 202212月东京23个区CPI同比上涨4.0%,创19824月以来最高水平。IMF估计2022年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的通胀率为9.9%,较2021年上涨4.0个百分点,创2000年以来最高水平。

四是债务仍处高位。国际金融协会(IIF)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债务总额升至305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比例达348%;第二季度全球债务总额占全球GDP的比例进一步升至350%IMF估计,2022年发达经济体政府总债务占GDP的比例为112.4%,较2021年下降5.5个百分点其中,美国和欧元区的政府总债务占GDP的比例分别为122.1%93.0%,分别较2021年下降6.0个和2.3个百分点;日本政府总债务占GDP的比例为263.9%,较2021年上升1.4个百分点。同期,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政府总债务占GDP的比例为64.5%,较2021年上升0.8个百分点。

五是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受全球日趋严峻的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影响,近两年全球资本市场动荡有所加剧。20229月,全球股票市值较3月底的110万亿美元减少24万亿美元,高于200810月至20093月期间的降幅;全球债券市场余额较3月底减少20万亿美元至125万亿美元,为1946年以来首个熊市;两者累计至少缩水44万亿美元,约占全球GDP的一半。

六是利率总体步入上行通道。由于通胀水平节节攀升,美联储多次上调基准利率。2022年,美联储7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累计上调425个基点至4.25%4.50%,创美联储40多年来最快加息纪录。美联储的激进加息还引发了全球加息潮,多数主要经济体的利率均有所上调。

七是美元指数持续走高。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编制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202210月美元实际有效汇率指数较上年同期上涨 13.7%;欧元、日元和英镑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2.1%17.2%4.5%

八是国际贸易增速下降。202210世界贸易组织(WTO预计,2022年国际货物贸易量增长3.5%,较2021年下降6.2个百分点。德国基尔研究所公布的基尔贸易指数(Kiel trade Indicator)显示,202210月经价格和季节调整后的国际贸易增长0.3%,其中美国、欧盟、中国和俄罗斯出口增长分别1.0%-0.3%2.4%0.3%。这表明国际贸易增长动力仍然严重不足。

九是跨境投资增长乏力。由于全球并购规模创历史新高,2021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FDI)流量总额达1.58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4%;预计2022年全球FDI流入额将出现下降,最多与上年持平。据OECD的测算,2022年上半年全球FDI流量总额同比上升20%,但第二季度同比下降22%。目前,全球FDI运行情况表明,增长动能持续减弱。

十是能源价格巨涨落。从短期来看,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更加剧烈。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数据显示,20223月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3.3%10月同比涨幅回落至10.4%。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主要受燃料价格暴涨推动。同期,燃料价格分别同比上涨115.0%19.7%。但从中长期来看,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则相对平缓。

二、当前及未来世界经济值得关注的问题

影响世界经济运行和走势的因素众多,新问题也会不断涌现。如果从当前和可预见未来的角度看,以下五个问题值得特别关注。

一是抑制通胀与实现软着陆。目前,如此高企的物价水平已使主要发达经济体决策者除了将抑制通胀作为优先目标之外别无选择。在多次大幅提升利率后,美国和欧洲等主要发达经济体仍处在加息通道,中短期内大概率还将继续加息。在加息的同时,美联储还缩小了资产负债表规模,即所谓缩表。自20226月开始,已连续3个月每月被动减持475亿美元,此后每月减持950亿美元,预计今后几年将减持3万亿美元资产。欧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欧洲央行的使命是确保物价稳定。在同一背景下,欧央行势必将动用缩表手段以抑制通胀。目前来看,美欧货币与财政紧缩政策双管齐下使通胀进一步升级的势头受到抑制。然而,美欧政策转向的风险也随之大幅上升。历史经验显示,强力加息抑制通胀的副作用甚大。1980年,面对涨幅高达13.6%CPI,美联储大幅升息导致美国经济硬着陆,经济增速从1978年的5.5%降至1982年的-1.8%202210月彭博首席经济学家预测,未来一年内美国经济出现衰退概率为100%。尽管当下美国和欧洲的就业市场表现甚佳,但美欧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中短期内仍将面临更趋严峻的政策环境同时实现抑制通胀和经济软着陆双重目标,对美欧决策者而言绝非易事。

二是美欧宏观政策转向的溢出效应。20世纪80年代初,美联储强力加息不仅导致美国经济硬着陆,而且还导致了40多个国家出现债务危机,其后10年众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几乎没有增长。究其原因,就在于发达经济体紧缩政策一定会通过国际贸易、跨境资本流动等渠道波及他国。这一机理在今天仍然没有改变。美元加息的直接后果之一是资金从他国流向美国。为了防止资本外流,许多国家不得不升息以对冲利差的扩大,而这反过来又会加大促进其经济增长的难度。美元加息的另外两个直接后果:一是提高其他国家的国际融资成本,二是增加美元负债国还本付息负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美联储加息而来的美元升值对上述三个后果均起到了叠加放大的效果。那些高负债、开放度与国情不匹配且国内市场脆弱的国家,必将饱尝货币错配带来的恶果,而那些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家又不得不忍受随进口成本上升而来的通胀。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甚至出现经济衰退,自然会降低其海外需求并殃及对外投资。如果以上某些负面情形越过特定阀值,国际机构或主要经济体无法成功协作防患于未然和有效应对,就有可能出现国家和企业债务违约,进而导致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和金融危机乃至国际金融大动荡。正如20229月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所显示的,如果将全球通胀率降至5%的目标水平,各国央行需再加息2个百分点,其结果可能使2023年世界经济增速降至0.5%。这意味着世界经济将陷入技术性衰退。

三是大规模国际制裁及其影响。自乌克兰危机爆发至20229月,西方国家已对俄实施的制裁约1.1万项,目前还在不断推出新的对俄制裁。美欧制裁不仅给俄罗斯及其关联国家经济带来直接和间接冲击,其对美欧及世界负面影响也十分明显。IMF最新预计,2022年俄罗斯经济增长-3.4%。这是比多数悲观预期要好的短期表现,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尽管欧洲大幅度减少了进口,但油价大幅度上涨还是为俄罗斯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二是俄罗斯国有部门产出占总产出的60%以上,而得到国家支持的企业抵御制裁的能力相对强一些;三是经历了多年制裁的俄罗斯对新增制裁具有了一定的承受力。相比而言,对俄制裁的中长期影响更值得关注。俄罗斯逐渐被发达国家限制甚至逐出其能源需求市场,不仅会改变油气供求的地缘政治经济结构,比如提升欧佩克尤其是其主要成员的石油话语权,也会加速全球特别是欧洲国家的能源转型进程,可能还会将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推迟几十年。欧洲一些国家恢复煤电厂运营便是一例。次级隐性影响同样巨大且主要表现之一是,众多与俄罗斯有密切往来的企业因担心美国的连带制裁而不得不终止与俄贸易投资活动。货币金融联系的政治化或武器化,在打乱国际正常报价结算储备运行程序的同时,也减弱了人们对未来的信心。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世界增长必被殃及,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的根基最终将被进一步撼动。

四是区域经贸科技机制政治化。多边谈判的一个亮点是WTO12届部长会议(MC1220226月成功召开,164个成员最终就粮食安全、渔业补贴、应对新冠疫情议题达成共识。在《MC12成果文件》中各方重申了加强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推进WTO必要改革。同时,我们也要看到,WTO仍处于危机之中,各成员方对WTO改革的方向、改革原则、改革框架、改革内容等问题存在分歧,MC12没有解决诸如争端解决机制修复和规则滞后与缺失等重大问题。尽管中美两国之间的有效协调在MC12成功举办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但在区域经贸科技领域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20225月,美国正式启动将中国排除在外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IPEF是一个政府间或行政规则框架,也是一个模块化的分拆机制,因此它规避了繁琐立法程序、简化了漫长的谈判进程。针对中国构建排他性小院高墙的另一事例是20219月美国与欧盟创立的贸易科技委员会(TTC)。20225月,TTC召开了第二次会议并在声明中强调美国欧洲伙伴关系是其共同的力量、繁荣和致力于自由、民主和尊重人权的基石,并提出友岸外包20228月,拜登签署《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其中包含限制中美正常科技合作条款。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上述博弈,无疑会对全球贸易投资和产业链供应链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并最终波及人类福祉。

五是全球粮食危机。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等机构发布的《2022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2021年世界有多达8.28亿人面临饥饿,比一年前增加4600万人,自2019年增加了1.5亿人,有31.9%的妇女处于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状态,而男性这一比例为27.6%,生命和生计处于危险之中的人口增加到3.45亿人。2022年粮食安全问题成为世人焦虑的主要议题之一,短期直接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地缘政治冲突。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小麦的出口大国,乌克兰危机自然对全球粮食市场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波。为了防止粮食短缺和粮价大幅上涨,2022年有8个国家实行了停止粮食出口政策。二是极端气候灾害导致主要产粮地区产量不稳定,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农业劳动力供给受限也在其中扮演了某种角色。三是大型跨国企业对全球粮食交易的垄断。世界四大粮油集团(即ABCD)共同控制着全球70%的谷物市场,2021年销售额达3300亿美元,它们对全球粮食供应出现结构性矛盾负有至少是推波助澜的责任。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浪费和全球粮食配置失衡。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全球每年浪费食物高达16亿吨,价值2.5万亿美元,其中可食用部分为13亿吨。过去50年,工业用掉世界产量增长的30%。随着粮价的逐步回落和供应企稳,除非出现环境气候变化与地缘政治的重大危机,2023年全球粮食市场保持总体稳定属于大概率事件。

三、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展望

整体看,世界目前已经从低通胀期进入高通胀期。鉴于允许通胀的长期成本远高于短期内控制物价的成本,故治理通胀势在必行,但这或将抑制经济增速、增加滞胀。世界是否最终出现一种滞涨性衰退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通胀是否根深蒂固;二是货币政策紧缩能否使实际利率下跌;三是物价与工资螺旋式上涨态势。好消息是本轮通胀为货币政策常态化创造了条件,就业市场的宽松也为货币紧缩提供了空间。即便美国出现滞,可能也是充分就业下的滞。这种奇特组合需要经济学家出解释,因而也是理论创新的新机遇。

当前,世界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短期问题和长期因素交织叠加,在带有不确定性的短期因素不断涌现的同时,一些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也日益凸显,全球增长面临的不利因素相对以往明显增多。世界经济仍将处于下行道通。IMF预计,2023年占全球 GDP三分之一的国家将面临经济衰退。展望未来,世界经济增速还将进一步降低。20229月,OECD预测数据显示,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2.2%,较该机构6月预测值低0.6个百分点。10月,IMF预测数据显示,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2.7%,较2022年低0.5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为1.1%,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为3.7%20231月,世界银行将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大幅下调至1.7%,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0.5%,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3.4%

鉴于目前世界经济发展呈现的种种迹象并考虑各种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本报告认为,2023年世界经济复苏将面临更大压力,低于IMF和世界银行预期的可能性较大,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的世界经济增长率将可能降至2.5%以下,同时不排除出现世界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的可能性,部分主要经济体甚至会出现经济收缩。中长期来看,世界经济将行进在中低速增长轨道。未来3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维持在3%左右,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的双速增长格局仍将持续,并且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分化态势依然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