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季刊

聚焦推进政治解决是中东热点问题的唯一出路

宫小生
中国中东问题特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地区像中东那样战火、冲突和动荡几乎一直在持续。延宕70多年的巴勒斯坦问题始终是中东地区持续流血和无法抚平的伤口。今年以来,巴勒斯坦哈马斯等武装派别与以色列在加沙地区的冲突不断。与此同时,叙利亚、利比亚、也门等热点局势持续恶化,战局起伏不定,走向扑朔迷离,政治解决进程举步维艰。在阿尔及利亚、苏丹政权相继更迭后,许多人担心激烈震荡的乱局将继续蔓延,甚至会像2011年西亚北非地区爆发的“阿拉伯之春”一样进一步演变。中东动荡,特别是恐怖主义蔓延和难民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不仅伤害地区国家,也殃及周边地区,对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当前,在国际和地区各方合力打击下,“伊斯兰国”等恐怖主义势力在中东虽然遭到挫败而全面溃败,但其残余力量加紧向非洲、中亚、南亚等地扩散转移,在埃及、阿富汗、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和欧洲等地制造多起恐怖袭击,且更多瞄准软目标下手,最大限度地制造恐怖威慑效应,成为威胁国际安全的流动祸水。伊斯兰极端势力流窜、扩散威胁上升,国际反恐依然任重道远。更令人担心的是,中东日益成为全球难民的主要输出地,据估计,目前中东地区流离失所者接近1200万人,是2005年的5倍。地区总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的8%,但来自本地区的难民人数却占世界难民总数的50%以上,大量难民流向周边国家,涌向欧洲,造成欧洲二战以来最大的难民潮。

  当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美国出台新的中东政策,并不断采取新的行动,在将驻以色列使馆迁往耶路撒冷、承认戈兰高地主权属于以色列后,又宣布将推出“中东和平新计划”;在伊朗问题上,美在去年宣布退出伊核全面协议后,对伊“极限施压”,不断收紧对伊单边制裁,又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列恐”,要求“清零”伊石油出口,并派航母编队和B-52、F-35等战机到海湾巡弋。伊朗则针锋相对,还以颜色,双方排兵布阵的对峙态势导致海湾和霍尔木兹海峡战云密布,紧张局势轮番升级,加上海湾油轮和石油管线遭到袭击,使擦枪走火触发突发军事冲突的危险进一步升级,中东地区的军备竞赛、军事对抗甚至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的风险明显上升。
中东是一块富饶的土地,是连结欧、亚、非三大洲的桥梁,是一个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地区,中东不安稳,世界难太平。面对紧张动荡,甚至是一触即发的中东形势,国际社会和地区各国普遍担心中东的未来,更担心中东的进一步动荡将波及和影响周边地区甚至是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中东形势将如何发展,中东向何处去?

  是重蹈另一个百年的动荡和战火连绵的覆辙,还是走向和平、稳定和发展?对于这个世界关注的“中东之问”,中国认为,当前中东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上,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选择,必须共同努力,在推进政治解决上形成聚焦,才是解决中东热点问题的唯一出路,舍此别无他途。

  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访问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时曾经指出,“在穿越时空的往来中,中阿两个民族彼此真诚相待,在古丝绸之路上出入相友,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甘苦与共,在建设国家的征程上守望相助”,强调中国对中东的政策举措坚持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坚持从中东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中国在中东不找代理人,不搞势力范围,不谋求填补“真空”。由于有着同中东地区国家相同的历史遭遇和经历,中国对中东地区国家当前遭受的苦难感同身受,我们对中东地区热点冲突不断升级高度关切并深切担忧,中国认为,中东的和平符合地区各国的共同利益,也关系到中国的稳定与发展。因此,中国真诚地希望中东各国早日实现和平、稳定、合作、发展,而绝不愿意看到对抗、冲突或是动荡。

  为推动中东形势向缓和的方向发展,推动地区的热点问题早日得到解决,中国一直坚持不懈地做出自己的努力。中国同地区所有国家保持了友好关系,同有关各方保持对话,并呼吁国际社会合作采取更强有力行动,在政治上激活和谈进程,在经济上推进重建进程,让中东地区各国人民早日看到希望。对于中东的热点问题,中国一贯采取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强调通过对话和谈判等和平手段寻求政治解决冲突和争议是解决热点问题的最好途径,强调任何有利于缓和热点紧张、实现降温、符合地区人民利益并为国际社会欢迎的和平倡议、主动行动和外交努力都将得到中国的支持。

  中国认为,中东的热点问题必须实现全面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伊拉克问题、叙利亚问题、利比亚问题、也门问题等热点问题应当得到国际社会同样的关注和重视,国际社会不应只关注和重视某个热点而忽视其他的热点,或将其边缘化。对于巴勒斯坦问题这个中东和平的根源性问题,国际社会更应当努力定纷止争,既要推动复谈、落实和约,也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国际社会应该坚持以公道为念、以正义为基,尽快纠正历史不公。中国坚定支持中东和平进程,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我们理解巴勒斯坦以国家身份融入国际社会的正当诉求,支持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这是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关键。与此同时,中国认为以色列的生存权和合理安全关切也应该得到充分尊重,支持巴以两国和平共处、共享和平与安全这一正确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巴勒斯坦问题的全面、公正、持久解决。

  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这个问题上,中国的立场是清晰明确的,70多年前,联合国出台了巴以分治决议,因此联合国在中东问题上负有特殊的责任。我们历来主张,要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的基本准则来解决中东问题,在联合国有关决议、“土地换和平”原则、“两国方案”、“阿拉伯和平倡议”等既有成果基础上,全面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向前发展。

  中国历来主张应该将对话和谈判作为实现巴以和平的唯一途径。巴以双方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坚持走和谈之路,互谅互让,相向而行。当务之急是在停建定居点、停止针对无辜平民的暴力活动、解除对加沙地带封锁、妥善解决在押巴勒斯坦人问题、向巴勒斯坦人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为重启和谈创造必要气氛和有利条件。 

  在当前国际高度关注、极其紧迫的伊核问题上,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伊核全面协议缔约方之一,一贯采取客观、公正和负责任的立场,支持和维护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反对使用武力或用武力威胁,呼吁美伊双方通过对话谈判解决分歧,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兵危战凶,中国认为海湾局势持续紧张对各方都不利,冲突对抗不是出路,对话协商才是唯一办法。

  叙利亚现状不可持续,冲突不会有赢家,受苦的是地区人民,停火是当务之急,政治对话是根本之道,人道主义救援刻不容缓。在叙利亚问题上,中方始终坚持政治解决是唯一现实出路,坚决维护国际公理法治,叙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应当得到维护和尊重,叙国家未来应由叙人民自主决定。中方支持联合国发挥斡旋主渠道作用,呼吁叙有关各方通过包容性政治对话,找到符合叙实际、兼顾各方关切的解决方案。

  中东动荡,根源出在发展,最终出路也要靠发展。破解难题,关键要加快发展。发展事关人民生活和尊严。这是一场同时间的赛跑,是希望和失望的较量。只有让地区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人在发展中获得希望,获得生活的尊严,他们才会选择支持对话和政治解决,自觉拒绝暴力,远离极端思潮和恐怖主义。当前,和平、改革、发展是中东各国的普遍需要,稳定、安宁、幸福是中东人民的共同追求。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中国愿意同国际社会和地区国家一起合作,在中东问题上发挥更大和更积极的作用。中国坚持“发展促和平”理念,顺应中东人民追求和平、期盼发展的强烈愿望,“一带一路”倡议同地区实际相结合,不仅将为未来中东地区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而且将为中东热点问题的解决做出重要的贡献。多一点安宁和尊严,少一些冲突和苦难,这是中东人民的向往。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中东经受了太多的动荡和曲折。在下一个百年,中国真诚期待中东国家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卸下历史的包袱砥砺前进,携手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美好地区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