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季刊

继承友好传统,抓住时代机遇,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戴兵  外交部非洲司司长

  2018年9月3日至4日,这是中非关系史上难忘的日子,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举行。此次峰会是中非友好大家庭的一次大团圆,52个论坛非方成员领导人,包括40位国家元首、10位政府首脑、1位副国家元首和非盟委员会主席齐聚北京,与会规模和规格均创下了我国主场外交之最。习近平主席在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提出构建“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幸福共享、文化共兴、安全共筑、和谐共生”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宣布了下阶段中非务实合作的“八大行动”,将中非关系全面推向历史新高。峰会通过了《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年)》两个重要成果文件,取得巨大成功,开启了中非双方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

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是中非双方的共同选择

  历史注定中非双方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乍得总统代比在论坛北京峰会上表示,“中非命运共同体可以追溯到共同争取政治独立的时期,在反殖民和抗击不公正和压迫的斗争中结下的战略同盟”。这为中非双方休戚与共的历史联系作出了精准诠释。进入新世纪以来,中非合作论坛的成立和发展,推动中非合作进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非携手并进、共克时艰;面对汶川、玉树地震灾害、埃博拉疫情,中非相互驰援、守望相助。在纷繁复杂的国际事务中,中非始终是天然同盟军。2013年,习近平主席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就来到非洲,并在坦桑尼亚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在论坛北京峰会上,中非双方一致同意将共建“一带一路”同非盟《2063年议程》和非洲各国发展战略紧密对接,共同实施“八大行动”,“中国梦”与“非洲梦”更加紧密相连,铸就了新时代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牢固根基。

  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是中非团结合作的更高追求。在中国广大的“朋友圈”中,非洲国家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外交基础中的基础。2013年以来,中国30余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访非,非洲国家领导人120多人次赴华访问或出席会议。中非领导人“走亲访友”式的高频互访为中非关系发展提供了政治引领。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非合作日益呈现多层次、宽领域、全覆盖的格局,中非人文交流愈加活跃,中非友好更加深入人心。当前,中非战略互信之强、利益融合之深、团结协作之密前所未有。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顺应了中非关系的发展潮流,赋予了中非合作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为中非关系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

  实现共同发展,是中非携手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具体步骤和努力方向。非洲曾被称为“绝望的大陆”,新中国也曾走过“一穷二白”的艰苦时期,中非双方比任何人都懂得发展问题的重要性。今天的非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景象,拥有能源资源、人口红利、市场潜力等后发优势。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具备资金、技术、装备、人才等发展优势。非洲国家从中国改革开放巨大成功中看到非洲发展的新希望,热切期待学习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中国也愿同非洲国家毫无保留地分享发展经验和成果,帮助非洲抓住当前机遇,实现新的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就是要为中非双方共建一条携手发展振兴的康庄大道。

  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超越中非双边关系,具有重要的全球意义。当前,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作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双方更要团结协作、同舟共济,在关乎世界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和重要问题上坚定站在一起,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中非领导人在论坛北京峰会上旗帜鲜明地发出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坚持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的强有力声音,主张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为充满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的国际形势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将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提供强大支撑。

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

  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幸福共享、文化共兴、安全共筑、和谐共生,体现了“六位一体”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鲜明特色。这是一个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指明了中非双方携手前进的方向。

  (一)责任共担是基本要求。2017年初,习近平主席分别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和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深入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理应参与决策、享受权利、履行义务”。中国在对非合作中始终坚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坚持义利相兼、以义为先;坚持发展为民、务实高效;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中国将秉持这“五个坚持”,履行负责任大国作用,在国际事务中为非洲国家仗义执言,为非洲的发展和进步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非洲国家积极呼应中方倡议与主张,在国际形势充满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同中方一道呼吁国际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变革,一道呼吁坚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一道推动政治解决地区热点问题,体现了共同的责任与担当。

  (二)合作共赢是核心要义。非洲有句谚语是“独行快,众行远”,中国人常说“人心齐,泰山移”。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中非合作成果对此作出了生动诠释。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迄已帮助非洲建设了1万多公里公路,6000多公里铁路以及机场、航站楼等20余座,桥梁、港口30余个,电力项目80余个,体育场馆、会议中心、议会大楼等约150座。目前,中国在非各类投资总额逾1100亿美元,在非企业超过3700家。2018年,中非贸易额再次超过2000亿美元,连续10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非在各自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攀升。中国已同37个非洲国家和非盟委员会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非洲已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方向。习近平主席在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的“八大行动”,强调中非将致力于加强在产业产能、基础设施、贸易等领域合作,拓展双方在绿色发展、能力建设等领域合作潜能, 这既符合中国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客观需要,又契合非洲国家渴望实现工业化发展的迫切诉求, 成为拉动中非合作共赢发展的新引擎。

  (三)幸福共享是根本目标。中非关系发展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造福双方人民。从上世纪50、60年代,中国人民“勒紧裤腰带”援助非洲,帮助修建坦赞铁路等基础设施,到中非合作论坛历届会议推出的民生领域政策举措,增进中非人民的福祉始终是中国对非合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非患难与共,更要有福同享。习近平主席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要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也希望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能过上美好生活。此次论坛北京峰会出台的政策举措涵盖非洲粮食安全、减贫发展、就业创收、安居乐业、健康卫生等非洲民生的各个方面,旨在让更多普通民众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恵。

  (四)文化共兴是情感纽带。中非都拥有悠久灿烂的文明,加强中非两大文明的交流互鉴,促进文化共兴,是中非共同构建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支柱。当前,中非人文交流空前活跃,“中非文化聚焦”、“中非文化人士互访计划”等成为中非文化交流重要品牌,“中非民间友好行动”、“中非新闻交流中心”顺利实施,“欢乐春节”、“四海同春”等文化团组访非掀起中国文化热潮。中国在非洲44国设立59所孔子学院和41个孔子课堂,非洲国家汉语学习的热情不断高涨。《媳妇的美好时代》、《琅琊榜》、《欢乐领》等中国优秀国产影视剧在非洲热播,由中方团队打造的非洲相亲节目“Hello Mr.Right”在赞比亚、尼日利亚等多国收视火爆。中非通过密切的文化交流,取长补短,互学互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加深了友好的情谊。

  (五)安全共筑是长远保障。没有和平与安全的环境,合作与发展就无从谈起。非方期待中方为非洲的和平安全事业发挥更大作用,中国也坚定支持非洲国家以非洲方式解决非洲问题,维护非洲和平与稳定。中国积极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责任,近年来在担任安理会轮值主席国期间分别倡议举行几内亚湾海盗问题、“加强非洲和平与安全能力建设”和“加强非洲维和行动”公开辩论会,推动国际社会支持非洲安全诉求。中国是安理会“五常”中向非洲派遣维和人员数量最多的国家,现有近2100名维和人员在5个非洲任务区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中国护航军舰自2009年起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开展行动,累计完成1191批6595艘中外船舶护航任务。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实施和平安全行动,决定设立中非和平安全合作基金,加大力度支持非洲常备军、危机应对快速反应部队和其他方面建设。不久前,中国同中非合作论坛非方共同主席塞内加尔、非盟委员会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中非实施和平安全行动对话会, 就落实论坛北京峰会在和安领域成果加强对接,为推动中非和平安全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六)和谐共生是时代担当。近年来,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习近平主席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无论在国内发展还是对外合作中,均坚决践行这一理念。近年来,中国致力于同非洲国家开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合作,将保护非洲环境贯穿于中非合作全过程,绝不姑息污染排放、走私野生动植物制品等破坏自然环境的不法行为, 绝不允许中非合作牺牲非洲的生态环境和长远利益。论坛北京峰会出台“绿色发展行动”,包括为非洲实施50个绿色发展和生态环保援助项目、推进中非环境合作中心建设等重要举措,体现了中非双方对环保合作的高度重视。中国将同非洲国家一道,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共同保护好非洲的绿水青山。

推动落实论坛北京峰会成果、着力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仍在蔓延,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受到严重冲击,大国之间的竞争博弈日趋激烈,发展中国家发展振兴的外部环境面临新的挑战。中非双方携手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愿望更趋迫切。

  今后一段时期,全面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将是中非双方的主要任务,这给中非双方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铺就了实实在在的路径。峰会成果落实得好,不仅可以加深中非双方利益融合,推动中非合作更上一层楼,更将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长远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峰会成果落实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精心部署、周密筹划,需要中非双方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峰会结束后,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成果落实工作作出明确指示,彰显了中方对峰会后续工作的高度重视。今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分别访问了非洲国家和非盟总部,同非方领导人深入对接,推动峰会成果尽快在非洲落地。非方领导人对中方致力于加快落实峰会成果的真诚态度给予高度评价。

  峰会结束当月,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即召开扩大会议,研究部署峰会成果落实工作,与会单位就成果落实工作特别是实施“八大行动”的任务分工达成一致,正加紧制定相关时间表和路线图。外交部、商务部、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等部门以及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保持密切沟通,科学规划国别方案,力争早见成效,并就落实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同非洲国家未雨绸缪、友好协商。中国驻非使馆同非洲国家紧密对接,积极梳理中非双边合作的优先领域和重点项目,既增强针对性,又确保普惠性。

  习近平主席指出,“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个百年变局中,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是中非双方的庄严承诺,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中非双方已经做好准备,将继续弘扬传统友谊,以落实论坛北京峰会成果为引领, 以中非共建“一带一路”为动力,推动中非合作行稳至远,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