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季刊

习主席对美的国事访问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发展

杨洁勉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前院长

2015年9月22-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了首次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再次确定了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发展方向,在“前无古人,后启来者”进程中取得了新的进展。在当前国际形势迅速变化、国际体系深刻调整和中美关系面临新考验之际,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更加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一、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外基础和条件
 
国家实力消长历来是国际关系的基础,但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世界主要大国认识历史和把握方向也是影响国际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作用的日益提高,中美关系的全球意义更加突出,中美两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互动更加密切。中国自2008年后不断探索中美两国关系的新趋势和新特点,而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6月同奥巴马总统“庄园会晤”中明确提出了基于“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三项原则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对于美国来说,接受“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发展目标并不容易。两年多来,奥巴马政府在同意“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同时,也受到了强大的内部压力。美国一些战略界与政府高层人士基于传统的现实主义战略思维判断中美关系的未来趋势,认为一个大国崛起必然导致其同霸权国或守成大国的冲突、对抗,最终走向战争,从而堕入无法规避的“修昔底德陷阱”,并由此认为中美关系形同一战前夕的德英关系,认为中国将是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的最大挑战者。同时,在战略与政策层面上,美国的“重返亚洲”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导致了中国周边地区地缘政治态势日趋复杂。另一方面,虽然中国遭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冲击,但仍保持了国内经济形势的稳定,中国发起“一带一路”倡议,塑造亚欧大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地区的地缘经济结构;倡导“金砖国家新发展银行”和筹组“亚投行”,大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升中国在国际经济与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切实推进区域性自贸协定和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进程,因应国际经济集团化趋势的压力;中国以更加坚定自信的立场和切实有效的举措维护海洋权益等国家核心利益。在大国关系深刻变迁,美国在东欧、中东等地面临严峻的地缘政治挑战,以及美国需借力中国以应对诸多全球性问题背景下,这些形势的发展都彰显了中国日益上升的大国地位,也是当前美国决策层不得不接受中国倡议的主因。
 
习近平对美的国事访问,还从历史潮流和历史使命上突显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意义。今年恰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70周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强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共同面临新的时代挑战,需要在国际体系建设上相向而行,在应对全球性问题上共同努力,在全球发展问题上共同推进。此外,中美关系的稳定和发展也有利于两国同亚太、欧洲和其他地区国家的关系,形成多边良性互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且,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正在进一步造福于两国人民。
 
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受到美国地方政府、企业界、教育文化界的热烈欢迎,其根本原因也在于此。正是在这些内外大形势的驱动下,奥巴马政府才在美国总统选举的政治敏感期内继续接受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方向。
 
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
   
首先,就“不冲突、不对抗”而言,目前中美双方都无法承受正面对抗的巨大代价,而冲突对双方而言也是需要极力规避的。原因在于:一是两国经贸、投资与金融关系深度交织,且两国从双边经济关系的发展中都获益巨大,经济深度相互依存成为中美关系的主要稳定器。二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国竞争的领域更多地转向经济、科技以及国际制度与规则领域,政治乃至军事对抗并非理性之举,极有可能造成双输格局。
三是全球性挑战议题和层出不穷的地区热点问题拓宽了中美两国的合作空间,美国在解决上述诸多问题时需要中国的合作与支持。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不是历史意义上的传统崛起国,美国也非传统意义上的守成国。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不寻求挑战当前国际秩序,而是国际体系建设与完善的参与者与贡献者。因此,新型大国关系“要求双方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这符合中美两国的长远利益。在具体的议题领域,双方也尽量在矛盾多发领域发掘合作空间,强化分歧与危机管控机制。以近期中美关系中的热点议题——网络安全为例,在习主席访美期间,中美双方承诺不把“国家安全”作为从事贸易保护活动的借口,并就共同打击网络犯罪达成重要共识。倡议各国政府均不得从事或不在知情的情况下支持网络窃取知识产权,建立两国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高级别联合对话机制,从而有利于避免中美在这一议题上的冲突升级。当然,在中美关系广泛的议题领域中,难以避免矛盾的产生,有矛盾就会有摩擦,就会有利益冲突,因此双方需要不断探索管控分歧的有效措施,这也有利于双方之间形成纵横交错的合作机制,从而有效抑制对抗与冲突倾向,这对于保障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相互尊重”原则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重点,但也是难点。中美相互尊重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是双边关系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一方面,在“相互尊重”方面,双方的共识不断增加。如习主席访问的成果之一就是美国承诺贯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投票权配额和治理改革,这将使中国在该机构中拥有更大的影响力,符合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现实地位。同时,美国承诺支持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这对正在努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中国而言,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而中方亦表示尊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传统影响和现实利益,欢迎美方在地区事务中继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照顾了美国的核心关切。另一方面,中美“相互尊重”的磨合之路必将充满波折。对中国而言,“相互尊重”指的是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而对美方而言,一旦其接受中国“相互尊重”的表述,其在国际关系中挥舞的“人权高于主权”、“人道主义干涉”等旗帜,就会丧失“道德高度”,而让中国单方受益。鉴此,关于“相互尊重”,中美双方还将经历较长的磨合期。
 
再次,就“合作共赢”原则而言,需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目前,中美在经贸、非传统安全等领域的合作有效拓展了双方的共同利益。第一,双方在经贸领域的互利合作,为两国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在过去几十年里,中美经贸关系迅猛发展。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统计,中国现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仅次于加拿大和墨西哥。美国对华出口过去十年间增长了198%,超过对其他任何国家的出口增长。而据中国海关统计,2014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已近5600亿美元。此外,投资也越来越成为连接中美关系的重要纽带。截至2014年,中美双方各类投资已经超过120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美国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已遍布美国45个州。美国企业在华活动和中美企业合作,为中国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美国企业也收获了丰厚利润和回报,推动了美国经济发展。中国企业近年来对美国投资也方兴未艾,为美国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第二,双方在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方面的共识和合作面日益拓宽。在破解阻碍人类发展的诸多共同难题方面,如生态环境问题、金融问题、资源问题、恐怖主义问题、安全问题、粮食问题、卫生问题、网络问题等,两国都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如在9月25日,两国元首发布《气候变化联合声明》,重申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重大挑战之一,两国在应对这一挑战中具有重要作用。第三,两国在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热点问题方面也存在着广阔的合作空间。鉴于上述合作基础的持久性,两国将在双边关系和国际事务中广泛合作,真正起到世界和平“压舱石”的作用。
 
三、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前景展望
 
鉴于长期的历史惯性以及中美关系的复杂性,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将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两国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地区和世界各国的支持。
 
首先,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代表时代潮流和历史进步,因而经过努力是应该而且可以实现的。纵观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来的中美关系,就是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历史进程。40多年来,中美关系虽然经历了包括“六四风波”、“炸馆事件”和“撞机事件”等冲击,但双方的共同点不断增加,合作面不断拓宽,对话机制不断增加,总的方向是积极和向前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三项原则”是数代政治家对历史的总结和对目标的追求,其精神是能够超越美国选举政治而得以延续的。
 
其次,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设进程必将伴随着艰难的曲折和磨合。一方面,习主席访美期间,中美双方在经贸、能源、人文、科技、农业、执法、网络安全等诸多领域达成了49项重要共识和成果,两国企业签订一系列商业合同,这对于塑造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预期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就在习主席访美结束后不久,美国又派出军舰驶入南海水域,宣示所谓“航行自由”,公然挑战中国的主权和安全。对此,我们必须看到中美关系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并做好必要的准备,在长期和曲折的磨合过程中促进美方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接受和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第三,正视中美关系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分歧,切实完善双边沟通合作与风险管控机制。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两国在相互关系中都要秉持审慎原则,从而有效管控分歧、防范危机和解决纷争。如此才能在中美之间限制冲突底线,避免对抗升级,才可能克服双边关系的跌宕起伏,强化相互尊重与深化合作共赢。
 
最后,努力增加中美关系中的正能量。双方要继续在经贸、人文、非传统安全以及应对地区热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方面强化双方的利益融合,由此强化中美利益共同体的紧密性,提升对中美合作的需求潜力,进而超越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预期对中美关系的羁绊。而且,中美要在同第三方的合作中增加共同利益和共同责任,努力防止第三方的干扰和破坏。总之,清源固本方能勇毅笃行,扶正祛邪才可坚持正道,这将是两国在纷繁复杂的中美问题和困难中得以坚持正确方向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