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往来 当前位置: 首页>友好往来
第四届“中新论坛”情况
11月3日至4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下简称“外交学会”)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下简称“东亚所”)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新论坛”(下简称“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大酒店举行。来自新加坡东亚所、政策研究院、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和南洋理工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等新加坡著名智库的十三名学者、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中方二十七名专家学者与会,新加坡驻华大使陈燮荣出席开幕式,全国政协外委会委员、外交部大使张九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中国驻东盟大使、外交部法律顾问薛捍勤、前驻新加坡大使陈宝鎏、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秘书长许宁宁全程参加。本届论坛议题为:中新关系:20年回顾和展望;社会和谐:中国和新加坡;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中新合作和中国-东盟合作以及建设东亚共同体:道路选择。新华社、国际人民广播电台、世界知识杂志、21世纪经济导报和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媒体现场采访、报道。
3日上午9:00,外交学会亚非拉部主任曾建华宣布第四届“中新论坛”开幕。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杨文昌会长致开幕辞。他说,中新关系已成为国家关系史上友好、合作、创新的典范,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为地区和平与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加坡驻华大使陈燮荣在致辞中表示:世界形势迅速发展变化,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东方大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认为中新论坛在尊重彼此核心利益方面一直起到关键性作用。
新加坡代表团团长、政策研究院院长许通美在致辞中表示:本届论坛的四个专题讨论可协助两国学术界发展网络式交流,有助于双方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核心利益、政策、关切及其所面临的挑战,互相学习对方的经验,就中新两国在双边、多边及全球层面合作的新思想、新倡议展开探讨与交锋,以增进了解,寻找新的合作机会。
09:45中国驻新加坡前大使陈宝鎏主持论坛第一议题:中新关系:20年回顾和展望。东亚研究所研究主管黄朝翰、研究员黎良福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翟崑研究员分别作主旨发言。
黄、黎回顾了新中关系的发展历程,认为新中关系发展良好,成效巨大,反映了两国在处理双边关系时采取高度务实态度。希望新中双方加强并拓宽互利合作关系,在区域一体化中确保该进程的可兼容性、自主性和开放性。
翟崑在发言中强调双方的适应性学习对本地区发展可以使双方共同进步。新加坡是人类社会工程的伟大试验场之一,今后中国还要向新加坡学习。
讨论中,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常务秘书长许宁宁提出中新关系二十年的发展值得好好总结,认真规划未来。在考虑中新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要考虑中新关系如何推动中国-东盟建设,使之成为一个高质量的贸易合作品牌。
新加坡政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曼奴认为,中国扩大内需的步子进一步加快将为中新合作创造新的领域。
南洋理工大学教授潘国驹表示,未来五到十年,新加坡将在高科技领域与中国加强合作。
迟福林认为,中新两国已捆绑在一起。未来十至二十年,中国经济将持续快速发展,中新合作新的目标模式应考虑中新双方的需要和双方的优势。
下午14:00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助理陈思贤副教授主持论坛第二议题:社会和谐:中国和新加坡。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研究员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赖雅英博士分别作主旨发言。
李培林介绍了中国社会阶层收入分配、经济结构、人口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以及在城乡差距、就业、劳动力、老龄化社会、人口红利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中国社会政策的选择方向。
赖雅英介绍了新加坡的社会和谐实践经验,提出新加坡的和谐经验可以概括为“考虑多样性的文明原则”和“共享社区和教育的社会实践”。
讨论中,薛捍勤大使指出,应在变化中把握社会和谐的发展趋势。中国的和谐问题是在发展阶段中产生的,中国人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
新加坡东亚所副所长陈建华建议中国引导在关键领域的投资和消费,妥善处理分配问题。
15:45中国-东盟商会理事会中方常务秘书长许宁宁教授主持第三议题会议: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中新合作和中国-东盟合作。 新加坡政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曼努·巴斯卡仁和中国社科院亚太所区域合作研究室主任王玉主副研究员分别作主旨发言。
曼奴认为,各国采取救市措施起到一定作用,同时也引发一些不良后果,世界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能够协调各国经济政策的机制,没能解决美元问题,各国仍在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存在通胀风险。后危机时期中-东盟合作机会增多。中新可在主权财富基金方面加强合作。
王玉主在发言中介绍了中国-东盟合作的特点、后危机时期可能影响中国-东盟合作的因素、中国-东盟合作的前景以及对中新合作的相关观察。
讨论中:人大国关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谈了对“后危机时期挑战”的看法,认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可能会引起区域内国家的不适应。
新加坡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席戴尚志回应说,东盟欢迎中国去投资,中-东盟需要找到投资和基础设施合作的办法,加强地区的连通性。
东亚所黄朝翰认为,中-东盟仍将依赖美国。对中国而言,出口导向仍然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但过度依赖出口并不可靠。
外交学院院长助理江瑞平教授认为这次金融危机对全球、地区和双边关系造成了冲击,也带来了机遇。危机使中新两国彼此地位提升,合作动力上升,合作空间加大。
许通美大使认为,亚洲需要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而亚洲在短期内还不能够提供多少需求,亚洲与美国经济不可能完全脱离。
杨会长说,中国不是美国,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要承担责任。
薛大使说,作为地区大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的发展对世界今后的发展、对世界法律秩序将产生影响,但中国必须时时反省自身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11月4日09:00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珠锋教授主持第四议题讨论:建设东亚共同体:道路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庞中英教授和新加坡外交部巡回大使、政策研究院主席许通美教授分别作主旨发言。
庞中英认为,建设东亚共同体仍处在构想阶段。金融危机后美国对东亚市场影响下降,亚太经济合作的机会、有利条件和必要性增加。
许通美认为,目前亚洲存在“10+3”和“10+6”等机制,10+3具有优势,而10+6更具包容性。东亚共同体设想受到欧盟启发,但不能照搬欧盟模式,需要找到适合本地区的方法。为此,新加坡提出如下考虑:保持东盟的主导地位;维持APEC形式;建立共同市场;采取务实的循序渐进的方式;慎重考虑区域外大国的加入。
东亚所所长郑永年补充发言时说,在讨论东亚共同体问题时,可持续性应成为东亚共同体的一个原则。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杨泽瑞认为,东亚共同体仍只是一个设想,讨论共同体的具体内容为时尚早。地区内各国与美关系密切,政治形势复杂,东亚合作很难抛开美国。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锋提议各国认真审视现存的机制,加强沟通与协调。与此同时,继续推动共同体设想,推进促成一种有鲜明特色的、有活力的东亚共同体;与此同时,不排斥本地区其他机制的发展。
关于东盟的主导作用,许通美大使说,东盟不想做东亚合作的驾驶员,只想做交响乐团的指挥者,起协调整合的作用,作指挥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强大。东盟应成为理念的生产者
戴尚志说,美国还没有完全决定参与东亚事务。新在多边问题上还是希望通过东盟渠道寻求解决方案。
北大查道炯教授认为,东盟共同体的未来设计的核心不是谁为核心,而是如何决策。
翟崑则提出,一个新的机制是否就一定比旧机制更好。他认为要用好现存各个机制,加强彼此连同。对任何机制,中国都要兼收并蓄。
许宁宁认为,东盟要发挥积极作用,首先要做好内部建设。
10:45 综合讨论和总结发言。中国前驻新加坡大使、全国政协外委会委员张九桓大使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热南国际问题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成财大使共同主持本阶段会议。张九桓大使认为,本届论坛真诚、坦诚、热烈、认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和独立思考的火花。一个发展中大国和一个发达小国完全可以携手前进。
薛捍勤大使分析了欧盟与未来东亚共同体的内在、外延、驱动力、目标的不同,强调亚洲的历史、文化、与外界的联系注定东亚共同体具有自身的特点。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和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杨文昌分别作总结发言。
郑永年在总结发言中对外交学会表示感谢,认为论坛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观点,富有成果,非常开放、非常坦诚。关于东亚共同体,他认为,在建立新机制时不应抛弃原有机制。新机制必须考虑地区多样性。他建议下届论坛可以加入中新如何与印度打交道的议题。他欢迎外交学会于明年中新建交二十周年时派团访新,继续探讨。
杨文昌会长在总结发言中以十个字概括了他对本次论坛的印象:“严肃、认真、坦诚、友好、信任”,体现了中新信任关系。他认为双方在许多问题上取得了一些共识,就非常重要的地区问题进行了热烈的对话,这种讨论是十分必要的。关于东亚共同体,杨会长认为从建设亚洲共同市场起步比较可行,通过共同市场将东亚连接起来,区内外国家都能接受,中新双方应为此而努力。
杨会长特别感谢中方年轻学者的坦诚相见,使本届论坛充满潮气。他感谢新方热情邀请,期待明年在新加坡再次交流思想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