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往来 当前位置: 首页>友好往来
走进中国人民外交学会
2024年11月22日,北京南池子大街71号往日静谧的院子里热闹非凡,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近30名教师和学生应邀走进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以下简称外交学会),参加外交学会首次举办的对外开放日活动。
外交学会会长王超向来访的师生们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中国人民外交学会成立于1949年12月15日,与人民共和国同龄,是新中国第一个人民外交机构,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倡导成立,周总理生前一直担任名誉会长。我们即将迎来外交学会建会75周年。75年来,外交学会秉承为国交友的理念,在稳定国家关系、传播人民友谊、促进务实合作、开展文明对话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新征程上,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懈奋斗。外交学会举办对外开放日并开通微信公众号,目的是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外交学会,了解人民外交工作。欢迎大家积极建言献策,携手为促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以及国家间关系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在“思远阁”,师生们伫立在周恩来总理铜像前,缅怀这位伟人为开创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人民外交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领悟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制定的“立足于人民,着眼于人民,寄希望于人民”外交政策的深刻内涵。墙上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体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人民共和国历代主要领导人对人民外交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亲力亲为,记载了75年来外交学会发展历程和参与的一些重大外交活动,令人心潮澎湃。
“迎宾楼”是外交学会院子里年代最久的一幢建筑,建于1919年,是原中国社会政治学会的图书馆。外交学会工作人员介绍了该楼的历史变迁,带领大家参观了展出的部分历史档案、文献资料、外交学会刊物等。
据有关部门实地勘察,外交学会后院地下埋有明清皇家建筑台基。此处最早是嘉靖皇帝用来祭祀其父的场所,清代曾作为门神库。如今三栋古色古香的建筑较好地展示了其原有的院落布局和建筑样式,是外交学会对外会客活动场所。在最大的“聚贤殿”和东西二殿分别展示了部分外宾的赠礼,以及院内发现的明清建筑遗迹实物和图片。
国际会议厅是本次开放日的最后一站。邹肖力副会长结合学会工作和自身经历,谈了对新时代新征程人民外交的认识和体会,并与师生们交流互动,张璐副秘书长主持。
外交学会秘书长余劲松等出席对外开放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