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季刊

共应世界大变局 共建命运共同体

乐玉成

——在第七届世界和平论坛午餐会上的演讲
2018年7月14日,清华大学

乐玉成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


  很高兴应邀出席第七届世界和平论坛,同各位新老朋友共商世界和平发展大业。在座各位都是富有卓识远见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国际问题专家,相信有你们贡献经验、学识和智慧,本届论坛一定会收获丰硕成果!

  作为外交官,我经常同来访的政要学者就国际问题讨论交流,相互启发。最近我发现,大家谈及国际局势使用最多的词就是不确定、不稳定、不可预测,形象一点说,就是“黑天鹅”满天飞,“灰犀牛”遍地跑。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个熟悉的地球村正离我们远去,民粹主义、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沉渣泛起,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逆风劲吹,地区热点、恐怖主义、难民移民等问题和挑战此起彼伏。人们无所适从,忧心忡忡,对未来更感迷茫。

  我们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人类历史潜流深沉,关键的转折却往往只有几步。升起“吊桥”还是放下“吊桥”?单打独斗还是携手合作?以邻为壑还是互利共赢?我想,面对乱云飞渡的世界,我们尤其需要保持定力,把握潮流,看清主流,抵制逆流,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选择。

  透过世界乱象,我们不难发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大势不可阻挡。世界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各国利益交融,命运与共,保护主义保护不了自己,单边主义更是缘木求鱼。全球产业链断不开,各国利益关联分不开,经济全球化进程挡不住。在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今天,谁搞霸权主义、损人利己,终将不会得逞,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世界向何处去?我们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提出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不是空泛的口号,不是虚无飘渺的乌托邦,这是习近平主席把握历史规律和时代潮流,着眼人类共同和长远利益,为人类未来擘画的美好蓝图,是中国面对世界大变局,向国际社会提出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植根于中华文明基因中的“天下观”与“和文化”,继承并发展了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等中国和平外交理念,顺应时代要求与世界发展大势,契合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的共同诉求,受到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和广泛赞誉,显现出强大生命力。我们有信心同国际社会齐心协力,将人类命运共同体宏伟目标变成现实。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时间是最伟大的检验者。经过40年的砥砺奋进,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4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举世瞩目,无需我在这里赘述,但我要强调的是,这些伟大成就绝不是窃取来的,更不是别人赐予的,而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是中国人民含辛茹苦干出来的。中国的开放也绝不是什么笑话,而是一个现实的神话,是当代的人间奇迹!

  40年改革开放,中国不仅自己发展了进步了,而且也为世界带来福祉,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大家应该记得,在亚洲金融危机横行时,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与周边国家同舟共济,为缓解危机作出了重要贡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不仅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投入资金,向面临困难的国家伸出援手,还以自己坚实稳定的增长,与新兴市场国家一道,支撑起全球经济复苏的希望。过去近10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人道主义救助,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中国。2015年西非埃博拉疫情爆发,中国政府启动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对外人道主义救援行动。于是出现了这样一幕:当人们都急切逃离西非疫区时,中国医护人员却冒着生命危险义无反顾奔赴疫区,先后有1000多人次。中国外长王毅也是第一个赶赴疫区的大国外长。我们向疫区国家提供了7.5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和大批急需医疗物资。利比里亚的最后一名埃博拉患者就是从中国的诊疗中心走出来的。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13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还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场、最被看好的主要投资目的地之一。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8万亿美元商品,吸收6000亿美元外来投资,中国对外投资总额将达到7500亿美元。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已经有3亿多人,过几年就可能达到4亿、5亿甚至更多。中国毫无疑问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而且这个市场的门槛越来越低,容量越来越大,需求越来越强劲。习近平主席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的中国主动扩大开放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已经或即将落地。1500种消费品关税大幅下调,进口汽车的关税已从25%降到15%,28种抗癌药从5月1日起实施零关税。就在上月底,中国政府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新的负面清单,市场准入大幅放宽,在汽车、船舶、飞机等22个领域推出取消外资股比限制等进一步的重大开放措施。我这两天从新闻里看到,一些世界级的大公司已经跃跃欲试、捷足先登。希望全球商界抓住机遇,更多投资中国。

  我昨天还碰巧看到几个有意思的数字,愿同大家分享。中国一天有8万多辆汽车销售一空,8000多万个快递包裹流动传递,全国各地放映22万场电影,4200列高速列车奔驰在中国大地上,40多万吨粮食被消费。这仅仅是关于中国一天的数字,大家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中国这样一个大市场,必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所在、稳定所在、活力所在!

  我知道有些人对中国的投资环境还不太满意,甚至有不少非议。我想指出,改革开放40年,中国政府持续下功夫改善投资环境,在市场准入、简政放权、反腐倡廉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虽然还有不尽人意之处,但要看到,中国一直是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去年吸引外资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今年上半年新设外资企业近3万家,同比增长96.6%。如果投资环境不好,没有钱赚,投资是不会来的。

  有人抱怨同中国贸易一直不公平,做了亏本的买卖。我想指出,中国做国际贸易是后来者,贸易规则不是我们定,交易结算用的不是中国货币,加入WTO的条件也是被要求的。所以不公平的帽子无论如何扣不到中国头上。40年前,中国对外贸易总额是206亿美元,2017年仅货物贸易就达4.1万亿美元,靠的不是强买强卖,而是互利共赢。做生意的人都不傻,不会甘做40年亏本的买卖。

  还有人指责中国用多种手段“窃取知识产权”,这也是毫无依据的。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立场十分坚定,措施也在不断完善。去年中国对外支付知识产权使用费已达到286亿美元。最近我们又修订了《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中国外资管理相关规定里,不存在强制转让技术的要求。一些人不断指责中国政府强制外方企业向中方转让技术,可是却没有提供哪怕一个具体案例。至于企业通过商业合作获得技术,这是市场主体自愿交易的结果,与强制无关。

  在这里,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中国的块头虽然变大了,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个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很明显。中国经济总量上升到世界第二,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排在世界第71位,我们尚待脱贫的人口还有3000万左右,每年需要解决1500万人就业,还有8700万残疾人。基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外界向中国提要求时,一定要考虑到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属性。要求我们的对外开放与发达国家完全对等也是不现实的,这就如同不能要求两个不同重量级的拳击手同台竞技,不能要求两辆不同排量的汽车在同一赛道比赛,否则就会导致最大的不公平。

  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是和世界共同进步的伟大历程。中国的发展是在开放的条件下取得的,离不开世界的支持,中国也在以实际行动回馈世界,同世界各国分享中国的发展机遇。我们欢迎世界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今年11月,我们将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再次向世界表明了中国推进开放的决心。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中国人言必信、行必果。

  “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的一项具体而重要的举措。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一带一路”建设已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一大批重大合作项目落地,形成全球共建“一带一路”的强劲势头。我们已同90多个国家和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30多个国家开展机制化产能合作,推动形成以“一带一路”为统领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激发着伟大的实践。“一带一路”的早期收获不胜枚举,今天我想同大家分享几个典型事例。

  一个是关于中亚国家乌兹别克斯坦。该国有三千万人口,其中三分之一住在安集延地区,以往当地人去首都塔什干,要么翻山越岭开上四五天车,要么坐火车绕道第三国,这成了该国政府和人民的一个心结。是中国工人,冒着生命危险,用900天时间帮助打通了中亚第一条也是迄今为止中亚最长的一条铁路隧道。现在,安集延地区人民仅用两个小时就能抵达首都。他们欢呼“一带一路”,欢呼中国工人帮助他们解决了行路难这个千年难题。

  另一个是关于非洲国家肯尼亚。从该国最大港口蒙巴萨到首都内罗毕原来要用十几个小时,自从2017年5月中国帮助肯尼亚修建的铁路通车后仅需5小时,目前已运送乘客130万人次。今年初至今,这条铁路运送货物60万吨,等于4.5万个集装箱。这条铁路为肯尼亚人民提供了便利,为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动力,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早期收获。

  再一个是关于中亚国家塔吉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盛产棉花,但棉花加工能力仅占全国棉花产量的10%,几年前,中塔两国共建中亚最大纺织企业,将这一数字提升到40%。这些加工出来的纯棉纱线90%以上销往海外市场,成为塔吉克斯坦出口创汇第一大户,解决了4000人的就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围绕“一带一路”也不可能没有不同意见,但有一个共识越来越突出,那就是:“一带一路”绝不是什么债务陷阱、资源掠夺,更不是搞封闭集团、谋求势力范围,而是和平之路、合作之路、开放之路,是中国践行正确义利观,同世界共谋发展、共迎挑战、共享繁荣的合作平台。

  在座的有很多长期关注中国、熟悉中国外交的朋友。我是一名60后的外交官,曾先后在俄罗斯、美国、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常驻,亲历了从上个世纪80年代迄今30多年中国外交风云,目睹了中国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见证了中国同各国友好合作的不断加强。中国外交这一段不平凡的历程,我们这一代人有着切身的体会。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在莫斯科,目睹了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中国同俄罗斯关系实现平稳过渡,我们同包括俄在内的前苏联有关国家顺利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使7600公里的边界成为和平合作的纽带。中俄关系一路走来,稳步发展成为今天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对维护世界和平和国际战略稳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上个月普京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后首次访华,开启了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征程。在两国元首引领下,中俄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堪称新型大国关系典范。

  20年前,世纪之交,我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有机会在纽约近距离观察中国同美、欧等大国关系发展。中方始终认为,中美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前两大经济体,拥有广泛而重要的共同利益,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遗憾的是,美方近日执意挑起贸易战,损害中国利益,破坏世界经济,给中美合作制造障碍,中方被迫进行反制,以维护国家利益和多边贸易体制。这不是中方愿意看到的局面。我们奉劝美方回归理性,停止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对中美两国来说,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共赢才能通向更好的未来。这为两国关系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毫不动摇。

  中国和欧洲国家之间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我刚刚陪同李克强总理访欧回来,中欧双方深化合作、共克时艰的强烈意愿令我印象深刻。中方一贯高度重视欧盟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坚定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有评论说,中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支持甚至都超过了某些欧洲国家。再过两天,第二十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将在北京举行,相信这次会晤将给中欧合作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过去5年,我先后担任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和驻印度大使,见证了中国周边外交的大跃升,感触颇深。中国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日益成为周边国家可以信赖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中国同中亚国家建交26年来,始终和睦相处,患难与共,亲如兄弟。中亚国家独立之初,深受恐怖、极端主义之害,深陷战乱、动荡和贫困。我记得,中国首任驻塔吉克斯坦大使是在硝烟中坐装甲运兵车去总统府递交的国书。前不久我同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威廉•伯恩斯谈起此事,他说美国大使可能也是坐同一辆车去递交的国书。如今中亚国家已远离战乱,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这其中毫无疑问有中国的一份贡献。

  中方同俄罗斯、中亚有关国家在解决边界问题、增进边境地区信任措施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7年来蒸蒸日上,从安全和经济合作“两轮驱动”发展成为安全、经济、人文、对外交往“四轮驱动”,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成为区域合作典范。在不久前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倡导各方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齐心协力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这一倡议得到与会各方热烈响应和支持,成为本次峰会最重要的政治共识,为上海合作组织继续发展壮大提供了不竭动力。

  中印互为最大邻国,也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保持友好合作关系,是世界稳定的重要积极因素。中印之间存在边界争议,但过去半个多世纪,边界上没开过一枪一弹。相反,在我当大使期间,中方开通了新的边境口岸,印度香客可以不用翻山越岭,而是坐着时速100公里的空调大巴赴中国西藏神山圣湖朝圣。今年中印领导人在武汉非正式会晤,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新起点,双方同意推进全方位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妥善处理和管控分歧。龙象共舞向世界展现新气象。

  在我三十多年的外交生涯中,我曾多次到访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外交的整体布局中,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的指导下,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不断加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始终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始终为发展中国家仗义执言,始终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今年初,我们同拉美国家成功举办了中拉论坛部长级会议。几天前,中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刚刚召开。今年9月,我们还将举办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这些机制有力促进了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谊与合作。

  无论是在联合国工作期间,还是近几年作为工作人员参与G20峰会、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一系列重大多边活动,我深感坚持、完善和发展多边主义,加强全球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清楚地记得,“9•11”事件发生时,我在纽约亲眼目睹了恐怖主义给美国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和伤痛。令人欣慰的是,“9•11”事件有力促进了国际社会在反恐问题上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中国积极支持和参与国际反恐合作,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在全球经济治理方面,从G20华盛顿峰会到杭州峰会,二十国集团已成为公认的全球经济治理主要平台。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努力为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中方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坚决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

  中国一直积极参与解决朝核、伊朗核、叙利亚、阿富汗等热点问题,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中国现在已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主要贡献国。当前,朝鲜半岛局势出现缓和的积极势头,半岛无核化取得重要进展。各方应抓住机遇,继续相向而行,在解决朝方合理安全关切、建立半岛和平机制方面采取积极举措。伊核问题因美国退出全面协议而处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伊核问题外长会刚刚在维也纳举行,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在会上呼吁各方保持团结合作,继续维护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维护各方根据协议所享有的正当权益。中方愿与各方共同努力,推动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

  中国有句俗语:窥一斑而知全豹。刚才,我从一个中国60后外交官的视角,以自己有限的外交经历,粗线条地为大家勾勒了当代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实践。其中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就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这是我们要永远高举的旗帜、永不改变的方针、永不放弃的追求。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最近写了一本书叫《刷新》(Hit Refresh),书中倡导的开放、开拓和前瞻思维给我很多启发。今天的世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调整,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伟大时代,我们千万不能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更不能开历史倒车,把世界带回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年代,我们需要的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不断点击国际合作的“刷新键”,不断升级全球治理的操作系统,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