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季刊

在第五届世界和平论坛午餐会上的讲话

张业遂 外交部副部长

     

      我很高兴再次应邀出席世界和平论坛午餐会。我高兴地看到,论坛成立5年来,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安全论坛。
  当前,世界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之中。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各国联系空前紧密,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另一方面,人类和平与发展也面临一系列新威胁新挑战,国际安全形势中的一些新动向值得高度关注。
  局部动荡、热点问题更加突出,不断冲击地区和平稳定,引发了大规模难民潮等人道主义问题。
  世界经济增长疲弱,加剧一些国家经济社会矛盾,刺激民粹主义、保护主义、排外主义思潮抬头并形成外溢效应。
  恐怖极端势力向世界各地扩散,宗教极端思想借助网络手段加速蔓延,全球恐怖活动频度和烈度上升,恐怖主义危害性更加突出。中方对在法国尼斯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表示强烈谴责,对事件遇难者致以深切哀悼,向事件中的受伤人员和遇难者家属表示诚挚的慰问。中国也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愿意同法国以及国际社会其他成员一道,加强反恐合作,共同捍卫世界各族人民的生命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气候变化、网络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呈现跨国性、联动性、突发性等特点。
  面对深刻演变的国际形势和复杂多元的安全威胁,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那样,应该创新安全理念,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
  当今世界,各国利益交织、安危与共,彼此正在结成日益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固守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等旧观念,不仅无法确保自身安全,更难以维护国际社会的长治久安。
  人与人平等,社会才能和谐;国与国平等,世界才能稳定。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成员,都有平等参与国际和地区安全事务的权利。要尊重各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以“保护人权”等理由为名,行干涉别国内政、颠覆他国政权之实,不但难以实现和平,反而会加剧人道主义灾难,使矛盾冲突愈演愈烈。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才能化解矛盾和摩擦,巩固和平与安全。
  历史上,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走向对抗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利益交融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已付不起对抗冲突的代价。坚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就有可能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开创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和平相处的新模式。
  发展是安全的基石,贫瘠的土壤长不出和平的大树。应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坚定不移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致力于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主要经济体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不仅要考虑自身利益,也要考虑外溢性影响。要增强发展中国家自主发展能力,推动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使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面对错综复杂的安全挑战,加强国际和地区安全机制建设势在必行。应当充分发挥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维护国际安全方面的核心作用,提升预防冲突能力,推动争端的和平解决。要在循序渐进、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等原则指导下,探讨建立符合各区域特点的地区安全合作新架构,为维护国际和地区安全提供“保险栓”和“安全阀”。
  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是国际和地区安全的维护者、建设者、贡献者。我们倡导并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干涉别国内政,不称霸、不扩张、不谋求势力范围。我们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同时充分尊重和照顾其他国家的正当关切和合法权益,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中国坚持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有关分歧摩擦,与14个陆上邻国中的12个通过谈判解决了边界问题,同越南解决了北部湾划界问题。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是派遣人员最多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积极致力于同国际社会一道维护国际通道安全。2009年以来,中国海军累计派出23批70艘次舰船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为6000多艘中外船只提供护航。随着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将为国际和平与安全贡献更多的公共产品。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为世界共同繁荣发展提供的一项充满东方智慧的方案,也是以共同发展促进共同安全的创新举措,得到沿线国家普遍积极响应。中国同30多个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签署了产能合作协议,同沿线17个国家共同建设了46个境外合作区,中国企业累计投资超过14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6万个就业岗位。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运营,丝路基金、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顺利组建。去年,中国同“一带一路”参与国双边贸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从开局起步向深入推进阶段迈进,我们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进一步加强同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深化互联互通、产能合作、人文交流等重点领域合作,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让“一带一路”更多造福各国人民,为亚欧大陆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主张反恐应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反对搞“双重标准”,反对将恐怖主义同特定的国家、民族或宗教相联系。打击以“东伊运”为代表的“东突”恐怖势力,是国际反恐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支持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国际反恐合作中发挥核心作用,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东盟地区论坛、“全球反恐论坛”等框架下的反恐交流与合作,并将于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打击网络恐怖主义国际研讨会。
  中国愿与各方加强网络安全对话合作,推动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网络空间国际反恐公约,健全打击网络犯罪司法协助机制,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和平安全。
  今年年初以来,朝鲜半岛局势持续紧张。我们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坚持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全面完整执行安理会有关涉朝决议,认真履行自身承担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中方提出的半岛无核化和停和机制转换并行推进的思路,既明确了无核化的大方向,又能够合理平衡地解决各方关切,有利于各方相向而行。我们愿同其他各方进一步探讨如何推进这一思路的路径和步骤,为妥善解决朝核问题、维护东北亚地区和平稳定作出贡献。
  维护地区和平稳定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美国和韩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与各方实现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平稳定的努力背道而驰。“萨德”反导系统覆盖范围和反导能力远远超出实际需要,损害中国和其他域内国家的战略安全利益,将破坏地区战略平衡,加剧军事竞赛,并将对全球战略平衡和稳定带来严重冲击。我们强烈敦促美韩停止“萨德”反导系统部署进程,不要采取导致地区形势复杂化的行动。
  几天前,应菲律宾前政府单方面请求建立的仲裁庭作出了所谓的裁决。对此,中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重申了不接受、不承认仲裁裁决的严正立场。
  菲律宾南海仲裁案是一个充满政治偏见的典型案例。仲裁的诉求是出于政治目的包装和单方面提起的,仲裁庭的组成是出于政治目的临时拼凑的,仲裁结果是为实现政治图谋精心炮制的。可以肯定地说,菲律宾南海仲裁案完全是一场政治操作,其出发点不是为了解决中菲之间的争议,也不是为了维护南海和平与稳定。这种做法违背了法治精神,践踏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上开启了危险和恶劣的先例,必须引起国际社会高度警惕。
  仲裁庭肆意越权和枉法裁判极具危害。其裁决充满程序、法律、证据和事实上的错误,完全没有公正性、公信力和约束力。这一裁决破坏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完整性和权威性,动摇了各国对第三方争端解决机制的信心,冲击了现代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基础,也损害了地区和平与稳定。
  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不会因裁决结果受到任何影响。中国反对而且不接受任何基于该裁决的主张和行动,更不会在这一非法裁决的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就南海问题进行谈判。任何人、任何国家、任何组织都不要指望通过这一仲裁结果向中方施压,动摇中国维护主权和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坚定意志。中方的坚定立场,既是为了维护自身权利,也是为了践行国际法治,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及《公约》的权威性和完整性。
  解决南海问题,谈判协商是唯一出路。作为南海最大的沿岸国,中国着眼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大局,着眼维护地区各国的根本利益,愿同包括菲律宾在内的有关国家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解决有关争议。我们愿与东盟国家一道努力,全面、有效、完整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积极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进程,大力加强海上务实合作包括共同开发,共同将南海建设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我们希望域外国家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支持有关争议通过直接谈判来解决,支持中国和东盟一起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