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往来 当前位置: 首页>友好往来

吴海龙会长在“读懂中国”国际会议闭幕式上的致辞

2018-12-20
字号:

2018年12月18日
北京饭店•北京宫

  各位嘉宾,

  “读懂中国”的会是否圆满?是否成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我作为主办方之一的代表,不能“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结论应由参会的人来下。但有几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会议的安排是丰富的,会议的发言是深入的,会议的话题是热门的,会议的层次是高端的。

  这次“读懂中国”的会开得恰逢其时,正值世界面临着新的问题和选择,中国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世界往哪走?中国如何办?对这一系列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显然十分必要,十分有益。正因如此,这次会议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格外重视。习近平主席发来了贺信,李克强总理接见了外宾,杨洁篪主任作了演讲。这些都是对“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的有力支持和高度认可,使我们备受鼓舞。

  通过参加这次会议,我对“读懂中国”有了一个再认识和再理解。“读懂中国”听起来似乎是让外国人更多地认识、了解中国,其实不然。“读懂中国”首先是中国人自己要懂得中国。自己不了解自己,何能让外国人了解你呢?“读懂中国”还需要中国先读懂世界,包括读懂美国、读懂英国、读懂欧洲和读懂其他国家。这是读懂中国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知道外界怎么看中国,关注中国什么?担忧中国什么?期待中国什么?从而才能回应外界的关切,消解他们的忧虑,增进与他们的互信。因此,“读懂中国”既是一种“自读”,又是一种“互读”。这是我的第一点感受。

  我的第二点感受是,“读懂中国”关键是要让外方能听懂我们的语汇,听懂我们的故事。我们不能在自己的一套话语体系中转悠,不看对象,没有针对性,一发言就是一大堆的抽象概念,一大堆的哲理说教,一大堆的排比对仗,让外国人听得云里雾里,不得要领。

  第三点感受是“读懂中国”需要有更多的交流互动。本次会议发言者多,提问的机会少,互动的时间无。中外双方在两条平行的线上运行,自说自话,缺少交汇,缺少碰撞,缺少互动,失去了一个深度探讨和辩析的机会。这有一些缺憾。

  最后一点,我想特别提醒我的中国同事们,你们凡是通过视频呈现在会议上的图表、照片和文字,如能标注上英文,这样对于我们参会的外国朋友读懂你们、听懂你们,无疑是十分有帮助的。

  “读懂中国”的年会就要结束了,但“读懂中国”的活动远没有结束,还要继续下去。“中国还要做更多的工作”,这是与会外宾的大声疾呼,这让我感到震颤,也值得我们深思。我们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向外界回应、解释、说明、表达。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中国的故事,依然任重而道远。“读懂中国”需要持续不断,久久为功,方得始终。

  来自各国的朋友们,我们非常感谢你们在本次会上提出的许多建议、思考和警示。你们不仅自己要能认识中国、理解中国,能听懂中国故事,也希望你们能引导外界正确客观地看待中国,把一个真实的中国介绍给世界,搭起一座中国与世界彼此了解和认知的桥梁。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读懂中国”的活动就一定更有实效,也更有积极意义。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将一如既往,为办好这项活动,出钱、出人、出力、出智,做出我们力所能及的贡献。